金属钩衣架
塑料钩衣架
行业资讯
企业视频
九游会亚洲登录
首页 > 九游会亚洲登录 > 金属钩衣架
时间: 2025-04-15 03:04:45 | 作者: 金属钩衣架
去年4月,得物启动全品类招商计划,相继涉足美妆、家居、食品、数码等品类。如今在得物,你不仅能买到9元一包的卫龙辣条,还能买到价值12800元的英伟达RTX5080显卡;当然,飞天茅台、小米15Ulrta、SK-II神仙水等爆款产品也一应俱全。
早在2021年,得物的潮鞋内容占比已经降至28%;而当下,得物的生意大盘被分给了更多新的品类,它正在努力变得更像一家综合电商平台。
源自于潮鞋分享社区的得物,先后踩中球鞋文化兴起与年轻人消费崛起的风口,又因为增加“正品鉴定”环节的商业模式创新,得物在垂直电商领域站稳根基。
当然,争议也伴随得物的一路成长。既做交易又做鉴定的得物,难免会被认为“既是运动员又当裁判员”,而政策面对于“鞋穿不炒”的规定,也深刻影响了得物的交易规模。
潮鞋交易的市场风向标也在变化。2022年,阿迪达斯旗下限量版Yeezy的交易溢价从平均40%降至平均24%,部分码数甚至比220美元的发售价还低;2024财年,耐克总营收同比增长0.28%,为近十年最差。
总体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2024年上半年,入驻得物的商家数量增长了324%,新品上架同比增长超250%。分品类来看,得物2023年美妆个护行业的GMV同比增长154%、餐饮类目GMV同比增长1800%。
业绩大幅度增长一方面源自得物对新品类的大力扶持,比如百亿级流量支持、0门槛入驻、1v1新商帮扶与经营工具等;另一方面也源自过去得物的品类相对集中,新品类基数太小。
对于得物这一次的激进扩张,部分从传统电商转移而来的商家说,得物没有复杂的广告投流机制,不用花太多钱去投放搜索关键词、买banner条位置等等,经营更轻松。
得物内部也坚定相信流量的公平性更重要。得物创始人杨冰曾对内要求减少商家工具,以免影响得物的流量分发和消费的人体验。
但深层次的商业逻辑是,与得物相比,淘宝、京东等传统电商有上亿的用户规模,流量本身更有商业经济价值,它们也没有经营内容社区的负担,主要是促成交易,同时也为平台自身实现盈利,直接用广告变现是最简单的路径。
得物的优点是用户更活跃、更有粘性。QuestMobile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得物2024年3月的MAU(月活跃用户)为8799.5万,排名国内电商第四。但得物过去积累的大部分用户相对垂直,而综合电子商务平台有着品类优势,对用户进行分流、对消费习惯进行分层,现在进行全品类扩张的得物,是要和淘宝、京东等去抢流量。
对外,得物解决流量焦虑的办法是加大投放、持续买量。根据App growing,2020年第四季度,得物是垂直电商领域中广告投放量的第一名。
自媒体“小见增长”曾以2022年内三个月的数据统计预测,得物当年月均的抖音投放额约为4500万元,不及头部电子商务平台,但在垂直电商领域也属于“投入不菲”。
有分析也指出,由于得物的店铺概念不突出,消费者是直接搜商品,因此商家很难做内部的私域流量运营、获取流量的手段有限,他们也需要从外部买量。
对内,得物一直在坚持做社区内容运营,从2021年便开始招募MCN、签约社区达人,目的正是利用优质社区内容激活存量、挖掘增量,让商家看到新的机会。
近期,由于小米汽车关注度高,得物还发起了“小米汽车分享官”的社区活动,通过现金及流量奖励的方式,鼓励创作者分享发布会实况、新车试驾、车主生活等各类内容。
虽然得物上买不到小米实车,但通过相关联的内容吸引小米粉丝或者车迷,延展社区用户的广度和内容的丰富性,这对得物的品类扩张有极大增益。
全品类电商的尽头是消费群体的不断泛化,得物也在尝试这一步,无论是不是匹配、合适当前的社区环境,先把用户“请进来再说”。尤其当新品类的早期红利结束后,得物如何维持住流量增势,这极为关键。
早在2020年,得物宣布向“正品潮流电商”和“潮流生活社区”转型,品类从潮鞋向潮流服饰、配饰等领域扩展,那也是得物开始频繁从外部买量的开端。
随着品类扩张,得物的交易模式也在变化,过去“先鉴定后发货”主要是为了规范个人卖家,但如今入驻得物的大多是品牌官方店,比如为了迎合年轻人市场的Coach、在得物交易量相关可观的李宁等。
一个更有趣的案例是,消费者在得物购买球鞋还会赠送专用防伪扣与鉴别证书,增加交易的仪式感,但是当得物上还能买到几元的辣条、薯片时,消费仪式感也不再重要。
当然,得物还要保持平台调性和鉴定模式的基因,依然要给个人卖家和二手交易留下空间,这就要提到得物全资控股的一家二手交易买卖平台——95分,其背后公司为上海置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,2021年被上海得物信息集团有限公司100%入股。
如今消费者在得物上购买球鞋,在选择尺码界面下方会出现一个带有“95分全新微瑕”的选项,点击后消费者会被跳转到95分平台做交易。这一带有诱导性的跳转行为,也为广大购买的人的购买体验留下隐患。
据解放日报“民声直通车”报道,去年8月,上海一消费者在得物购买了一款耐克球鞋,在查看订单发货情况时发现是在95分平台做,实际到货也是“二手商品”,而该消费者多次申请退款均被拒绝,维持的时间长达五个月。
二手商品交易背后,个人买家的售后权益保障是关键一环,这会深刻影响到平台的交易口碑,而如果不严格规范所交易商品的标准评定,二手交易也有几率会成为假货的温床,这也是得物增加鉴定环节的必要性。
鉴定师不同于其他职业,目前还没有统一的专业资格证书进行认定,尤其是球鞋,多数鉴定师其实是依据阅历和经验去判断线年,上海市场监督管理局曾披露称,得物在9家电商直播平台中的商品抽查不合格率最高,达到50%;其中得物所售的一款“男士口袋logo短袖”,生产商为上海尺间科技有限公司,因为号型规格标注错误、图形符号错误被认定为不合格。
尺间科技成立于2014年,曾获得过亿元级融资,主营的高端运动科技品牌“Particle Fever”在北京、上海的顶奢商圈均有实体店。
为此,得物近年来投入大量资源去提升坚定能力的标准化,对鉴定师进行长达半年的培训,通过考试后才能上岗。当然,市面上还是会有交两三万元上培训班后就能拿到鉴定师证的乱象。
同时为提升鉴定专业度,得物在2022年与中检集团合作,但中检集团对外表示:中检集团不直接参与得物的鉴定,只帮得物鉴定少量的疑难商品;得物不是品牌方,其出具的鉴定证书是不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的,只能作为一个参考。
诚然,电商假货问题难以全面杜绝,但对于标榜鉴定能力的得物而言,夯实正品保障必然是长期工程,尤其在开启全品类扩张后,商品池迅速扩大,这对得物的鉴定能力也是挑战。
传统电子商务平台长久以来积累的全品类供应链,也使其拥有更成熟、完备的品牌商家经营服务体系;与之相比,得物正在一步步延伸品类半径,在电商能力上更需要跟上战略扩张的节奏。
从交易量上看,得物已经是垂直电商领域的“隐形冠军”。据传得物2023年的GMV高达2000亿元,并且拥有很多长期消费时尚潮品的年轻用户。
当然,潮流商品因其品牌溢价,单价大多偏高。据中信证研报,得物上60%用户选择的畅销价格带为:鞋类在320-2579元,箱包在260-7889元,潮玩则在200-6719元。
在消费升级的时代,得物有感性的故事可讲;但当下是消费降级与消费分层的大时代,综合电子商务平台也为交易额增长和新增用户而发愁,垂直电商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。
比如同样专注小而美赛道的唯品会,2023年总营收仅同比增长9.4%,较2016年的高峰期(总营收同比增长40.27%)相去甚远,近年来均维持在10%以下的水平。
从企业发展而言,破圈,这是每家垂直电商走到一定阶段都会考虑的战略,其中的失败案例往往多于成功者,得物也正在走这条路,而其强交易属性的优势,或许能成为转型道路的重要基础。
未来,得物更需要在流量经营和鉴定能力上都更进一层楼,随着品类越来越丰富,更多特色商家、非品牌的中小商家也有望涌入得物,在丰富商家生态的同时,也对其供应链专业度和服务精细化提出挑战。
《转卖服务费高达2成,二手平台“95分”什么来头?》,来源:商业那点事儿
《得物的“后炒鞋时代”:买量,社区化,与品牌相爱相杀》,来源:娱乐资本论